早在非典时期,许多医院就开始使用空气净化器,但这一产品之后并未在中国市场普及。2014年,随着雾霾席卷而来,新风净化市场迎来爆发。一时间,众多品牌涌入,新品层出不穷。至此,在中国,“除雾霾”成为新风净化产品的代名词,也为行业在2018年遇冷埋下伏笔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、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戴自祝表示,在过去几年,空气净化是雾霾经济下发展起来的产业,消费者对其存在一些认知误区,认为只有雾霾天才需要使用,其他时间并不需要。其实新风净化产品在SARS出现之前就有,只是近几年因为雾霾的出现被很多人关注。 正是这种认知误区,才导致空气净化行业在空气质量好转后遇冷。疫情之下,新风净化产品再次被重新定义。消费者开始逐渐意识到,空气净化器不仅是除霾、除甲醛神器,还是可以净化众多空气污染的健康类家电,新风系统也被更多的终端消费者关注。
在病毒横行的当下,很多企业都将产品宣传重点放在过滤病毒上,这与当年重点突出“除霾”的宣传方式如出一辙。因此,在特殊时期,选择正确的宣传和市场教育方式,尤为重要。我们并不希望用户因为临时的恐慌购买空气净化产品,疫情结束就把空气净化器罩起来,这对用户和行业而言没有积极意义。
空气净化产品不只是过滤病毒,病毒只是空气中无数污染物的一种。除了病毒和PM2.5,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,空气净化产品还能净化油烟、香烟颗粒、悬浮细菌、过敏原、突然爆发的异味、宠物毛屑、螨虫和螨虫代谢物、花粉、VOC、甲醛、臭氧、氨气等。